古籍整理系列实训课程
想知道如何一步步利用 AI 高效整理一本古籍吗?在这个系列课程中,我们将带你逐步掌握 「识典古籍」 平台的 AI 整理环节,完成文献整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从元信息著录、文字识别、文字校勘、标点校对到实体校对和译文改写,每个环节都为你深入剖析。学会这门课程,古籍整理将不再是耗时耗力、 「皓首穷经」 的 「苦差事」,而将变成指尖上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在 AI 时代传承中华文明吧!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 (PKUDH) 出品 监制:王军 主讲人:杨浩 制作人:刘凯然 策划:刘凯然 高佳琪 文案:杨浩 伞红雷 刘昌华 PPT:田梦怡 拍摄:高佳琪 剪辑:李昕芮 特别鸣谢:字节跳动
第一讲:智能古籍整理平台介绍
识典古籍整理平台是一个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古籍整理的集成平台。这个平台能干什么?适合整理哪些古籍?解决了传统古籍整理的哪些痛点?…… 学习本讲课程,相信你将有所收获!
第二讲:规范著录古籍元信息
通过古籍目录,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书籍状况,也可以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了解古籍的学术脉络和源流。学习本讲内容,了解如何在识典古籍平台上规范地进行古籍元信息的著录。
作业讲解:识典古籍平台的元信息著录
通过第二讲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在识典古籍平台上规范进行古籍元信息著录的详细步骤。本讲内容示范元信息著录的具体流程,即如何在识典古籍平台上规范地著录一种古籍的身份信息。学习视频内容,为 「古籍」 制作一份合格有效的身份信息档案!
第三讲:数据准备
建立一条元数据后,如何进行一本古籍的整理呢?首先要准备数据,进行数据准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图片模式;二是图文模式。本讲内容主要讲解图片模式的数据准备,让我们一起跟着杨老师学习图像数据的获取、上传,古籍图片的命名、图片的分卷处理等更多详细内容吧!
第四讲:板式校对
以图片模式进行古籍整理时,首先进入文字校对环节。对文字校对之前,首先要进行版式校对,包括三个部分:调整区域,调整切分,调整顺序。古籍装帧与现代图书截然不同,你了解所谓的 「筒子页」 吗?学习本讲课程,深入了解古籍整理的板式校对。